夜晚的彩虹—“智慧斑马线”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点治理新风景线

2020年9月6日随着夜幕的降临,天河北路—体育东路路口“智慧斑马线”正式启用。该“智慧斑马线”由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是广州市交通拥堵点治理这一民生实事工作的措施之一。

预警醒目,双向警示有效减少人车冲突引发的拥堵

为了改善天河北路交叉口的过街交通秩序,实现快慢交通分离、安全和有序,减少人车冲突引发的拥堵,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实施了天河北路交叉口非机动车专用通道提升项目,“智慧斑马线”为该项目的重要试点内容。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组织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也得到了广州市交警部门和天河区住建部门的大力支持。

“智慧斑马线”实施后,经过两晚的正式运行,结合8月初地埋式人行横道的试运行数据,相关研究机构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跟踪。结果显示该措施对夜晚人行横道上的行人及过往车辆起到了明显的双向警示作用,达到了预期实施效果,具体体现在:一是通过颜色变换和闪烁,预警功能十分明显,有效提醒了过街行人尤其是“低头族”过街的通行时间和通行区域,因低头看手机而发生闯红灯、不按规定等候等违法交通行为较实施前明显减少;二是太阳能道钉能够清晰提醒机动车驾驶员礼让斑马线、减速慢行,减少车辆与行人的过街冲突,提高路口交通安全性,为市民营造了更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耐用美观,抗压抗震设计“无惧”车辆行人碾压、踩踏

本次实施的“智慧斑马线”主要采用了太阳能道钉和地埋式人行横道信号灯,均考虑了耐久性设计,并经过施工单位的多次厂内和现场试验,兼顾了耐久和美观需求。太阳能道钉釆用了柔性太阳能膜进行集光储电,避免了传统硅晶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压损坏的现象,使用GPS技术进行同步闪烁控制,可视距离大于500米,外壳防护等级为IPX8级,抗压强度为40吨以上。地埋式人行横道信号灯则是经过高强度抗压、抗震设计,室外防护等级达到了IP67级,并且经过了低温、高温、盐雾等各项性能检测,能够完全承受日常的车辆和行人碾压、踩踏。灯带的结构还专门设计了便于日常维护的限位挡板,需要维护时可以方便取出,维护简单。此外,智慧斑马线灯带也为城市市容和文明建设带来新亮点,形成了一道靓丽的生命保护线和风景线。 

改善秩序,“短平快”微改造不断挖掘道路通行潜力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一直将交通拥堵点治理工作作为局的重点工作之一。交通拥堵点治理是通过微改造缓解交通压力,主要适用于交通设施设置不当、交通组织不合理、交通管理不完善、交通秩序混乱等容易诱发常态化交通拥堵的路段节点,利用现有市政道路用地,通过交通设施微改造、交通组织优化调整等措施,以较少的投资、较快的实施速度(短平快),挖掘道路通行潜力,改善交通秩序,缓解拥堵状况。今年市本级计划完成15个以上拥堵点治理的工作任务,已完成11个点位。通过对已完成点位的效果后评估,拥堵点位治理效果明显。如东风中路西行—连新路路口过街设施完善后,右转车道排队空间增大,减少了对东风中路主线的干扰,右转车辆平均延误总体下降;如荔湾湖西门公交站交通组织优化项目,设置主辅之间公交车辆专用出口后,右转公交车辆可在此处提前汇入最右侧辅道,降低了中山八路立交处右转公交车辆与直行车辆的交织和冲突,右转中山八路公交车辆通过量明显增加。

广州市交通拥堵点治理是一项需常态化滚动实施的工作,拥堵点治理的效果可能随着路段交通量的不断增长以及整体路网调整等因素影响而不断递减。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将通过不断地研究,长期滚动实施拥堵点的改造以适应变化的交通流量,并配合路网建设、公交优先、慢行提升、停车管控等各类措施,共同发挥治堵效益。 

 (本文于2020年9月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公司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新闻资讯

首页    行业资讯    夜晚的彩虹—“智慧斑马线”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点治理新风景线